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穆
最近,韩国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旗下的廉价美容品牌伊蒂之屋根据其天猫旗舰店首页的公告,由于品牌战略调整,天猫旗舰店将暂停运营,并将店内所有产品下架。截至2022年11月25日,该店拥有368万粉丝。
图源:伊蒂屋天猫旗舰店截图
对此,爱茉莉太平洋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周刊》,伊蒂屋天猫官方旗舰店暂停运营是短期调整,是其品牌运营战略调整计划的一部分。经过短期调整,该计划将于明年第一季度恢复运营。
调整的目的是不断提高运营效率,不断完善品牌电子商务渠道矩阵,优化消费者体验和服务。
伊蒂之家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韩国化妆品品牌,凭借价格贴近百姓、品类丰富等优势,一度成为女孩们的热门化妆品品牌。巅峰时期,在北京、上海、广州等25个城市开设了85家品牌直营店。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2020年中旬,伊蒂之家陆续关闭中国大陆门店,将主营业务转向电子商务。线下渠道只留下THE COLORIST调色师(美妆集合店品牌,属于时尚零售生态企业——KK集团,以下简称调色师。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失意的韩国美容品牌不仅仅是伊蒂之家,还有亲肤品菲诗小铺、悦诗风吟、赫妍其他品牌也退出了橱柜。这背后是由于韩国潮流的退潮,年轻消费者的偏好早已改变。近年来,国内美容品牌逐渐抓住年轻消费者,迅速占领美容市场,开始升级品牌,延伸到中高端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韩妆品牌的时间不多了。
风光不再
一位用户在小红书上感叹道:本以为是新产品上新清库存,没想到全线下架闭店。
伊蒂屋成立于1985年,早期由中国代理商引进国内特许经营渠道。2013年,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开通了品牌直销之路,伊蒂屋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当时伴随着《想你》《太阳的后裔》《你来自星星》韩热门韩剧大火,韩妆在中国也迅速出圈。韩国演员全智贤、朴信惠、郑秀晶和韩国组合2NE1、shinee都是伊蒂之家的代言人,伊蒂之家曾经成为当时年轻人追捧的美容品牌。
95后美容博主缪蕾告诉《时代周刊》,在那段时间里,几乎所有和我同龄的女孩都用过伊蒂之家的眉笔。
然而,自2017年以来,随着韩超的逐渐消退,伊蒂之家也开始走下坡路,连续四年收入下降,并记录亏损。面对这种情况,爱茉莉太平洋集团不得不重新审视线下渠道。2021年,伊蒂之家完成了内地线下门店的撤店工作,仅借助调色师等线下美容店渠道布局中国线下渠道。
事实上,伊蒂之家不仅暂时关闭了天猫旗舰店,而且早在2022年初,其官方微信applet商城就关闭了。在这方面,爱茉莉太平洋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短期调整阶段后,消费者仍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购买,包括天猫海外旗舰店、拼多多、抖音、快手等线上渠道,以及线下美容店,包括调色师、三福店等。
尽管仍有渠道购买伊蒂之家的产品,但苗蕾告诉记者,自从伊蒂之家线下退店以来,她再也没有购买过该品牌的产品。
苗蕾继续说:现在在调色师店,韩妆只占一小部分,店里更多的柜台被国产美妆占据。此外,在调色师店,所有商品都放在统一的货架上,削弱了品牌形象,只突出了产品类别。伊蒂屋的产品已经不那么抢眼了。
一位美容行业人士告诉记者,伊蒂的房子非常适合初学者,但现在随着国内商品的兴起和价格优势,伊蒂的房子已经失去了以前的势头。
美容产品本身并不是必需品,所以它们需要新鲜来刺激消费,这也是美容品牌需要不断更新产品的原因之一。大多数韩国化妆品OEM工厂与国内品牌使用的原材料和技术没有太大区别,韩国化妆品的配色相对单一,没有太大的创新,因此很难让消费者感到新鲜。她补充说。
能否再次风起?
事实上,伊蒂之家在中国市场的萎缩只是韩国美容退潮的缩影。
此前,爱茉莉太平洋集团的悦诗风吟和赫妍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前者因亏损收缩店铺,后者先后关闭中国线下柜台微信小程序。另一个韩国美容品牌LG生活健康菲诗小铺也撤出了中国。
也可以从爱茉莉太平洋集团的财务报告中窥探一两个。2022年前三季度,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收入同比下降13.9%至30472亿韩元,净利润同比下降55.5%至1047亿韩元。在海外业务中,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收入下降了40%,主要受到主要品牌线下渠道重组和化妆品消费放缓的影响。
图源:伊蒂之家官方微博:
头豹研究院退役韩妆。分析师江林业告诉《时代周刊》,由于缺乏长期发展、管理手段和经营理念。一方面,一些韩国品牌缺乏严格的管理,导致大量假冒伪劣产品流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韩国美容品牌的经营思维主要以销售为导向,即专注于快速推出新的热门产品,但现在韩国化妆品产品不是中国美容市场的主流,其新的热门产品难以产生理想的效果,其早期热门产品容易被市场遗忘,因为没有更好的运营。
韩国美容化妆品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在中国市场的定位一直处于中低端水平,产品成分不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功效性。此外,随着中国美容行业的发展,国内化妆品成分越来越受到认可,越来越多的国内品牌越来越受欢迎。江林业补充道。
艾瑞咨询在《2021年中国本土化妆品行业研究报告》中也表示,虽然本土化妆品市场占比相对较低,但未来消费者对化妆品的消费意愿和能力将继续增强,本土化妆品品牌正在崛起,将逐步打破国际品牌的垄断地位。预计2023年,中国本土护肤市场和化妆品市场将分别达到1977亿元和550亿元。
面对日益激烈的中国市场竞争,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和LG健康生活也在进行新的布局。界面新闻援引《韩国先驱报》报道称,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总裁在韩国当地分析师会议上表示,该集团计划减少其在中国开设的品牌门店,并在未来向在线渠道和中高端品牌投入更多资源。LG财务报告还提到了其高端品牌对中国市场业绩的积极影响,并积极建设高端美容品牌。
对此,易观分析品牌零售业资深顾问李应涛告诉《时代周刊》,目前兰蔻、雅诗兰黛当欧美品牌在中国中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时,韩国品牌很难与之竞争。此外,国内美容品牌也在升级,最终必然会延伸到中高端市场。韩国美容品牌希望布局中高端,竞争压力很大。
方林烨还表示,从中国中高端市场的分布来看,中高端市场的特点是品牌效应欧美化妆巨头与用户粘性,基本形成了中国中高端市场的布局,也占据了渠道铺设的主要线下渠道。在营销推广方面,龙头品牌的营销广告占据了大部分渠道,给韩国品牌进入中高端品牌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这里,如果你也网赚副业项目感兴趣,可以添加 维信:beng6655 备注:副业!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xue2.com/18469.html